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最近几年共享经济也得到了很好的助力,共享汽车和共享单车都在一段时间里快速扩张。
然而市场总是要恢复饱和的,有“潮起”自然就要有“潮落”。2017年开始,共享汽车便开始出现“退潮”。
还记得2018年途歌的“押金难退”事件。据《今晚财讯》报道,近日,有多位途歌用户反映共享汽车品牌途歌的App已停止运营,手机软件应用商店不可下载。
目前,小米官方应用商店以及App store等应用商店均搜索不到与途歌有关的软件。且拨打途歌客服电话,亦提示“无此业务号码”。看样子,用户的押金是没有着落了。
当然,类似的例子肯定还有,只是没有途歌这样“光明正大”的跑人。大多都是承诺要退还押金,但目前还欠着。
这本来只是商业的问题,但是现在已经蔓延成社会化的问题了,影响巨大。
3月19日,交通运输部发布《交通运输新业态用户资金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下文统称”《办法》”),向社会征集意见。该文件明确指出:运营企业原则上不收取用户押金,确有必要收取的,应当基于协议,提供运营企业专用存款账户和用户个人银行结算账户两种资金存管方式,供用户选择。
《办法》涉及的范围包括从事交通运输服务的经营活动,包括网络预约出租汽车、汽车分时租赁和互联网租赁自行车等。
那么重点来了:
“运营企业原则上不收取用户押金”。
一旦《办法》真的开始实行,那么不管是共享单车还是共享汽车,都不会再收用户的押金,这样的话,就不会出现“押金难退”或者“不退”的情况了,而且“押金”也将不再制约我们的出行。
以往租用共享汽车,是要缴纳“押金”的,这就意味着用户要“锁定”使用这款车。若是不收押金,那我们出行,想选什么车就开什么车,没有“押金”的苦恼,这对于用户来说,是十分便利和自由的,对出行行业来说,也是一种促发展的好事。
但是目前的共享汽车还有很多劣势现状,比如车内卫生不干净、开了车发现没油等等问题只多不少,如果有“押金”的话,还能督促企业去维护车辆,一旦没有“押金”,可以想象,这些共享汽车得有多“邋遢”?而且现在电动车是大势所趋,市面上的共享汽车也开始出现电动车,没有专员去充电的话,这个续航也是问题,同样的,停车也会变得困难。
总之,监管起来很麻烦。所以,有一套约束它的法规,还是很有必要的。
《办法》中提及,确有必要收取的,应当基于协议,提供运营企业专用存款账户和用户个人银行结算账户两种资金存管方式,供用户选择。用户押金归用户所有,运营企业不得挪用。
“不得挪用”几个字应该让许多人都松了口气。
要知道在共享行业,缴纳“押金”已经是一个“传统”了,大家虽然经常吐槽押金贵,但也没有觉得不应该交押金,意识里还是认同的。但是就怕遇到途歌这样的情况,押金很难退回,公司那么多,靠谱的有几个,我们也无从知晓。
交通运输部强调,运营企业只能将用户预付资金用于其主营业务,不得用于不动产、股权、证券、债券等投资及其他借贷用途等。同时,运营企业还要承担保障依规存入其专用存款账户的用户资金安全的主体责任。
一旦用户申请退还押金时,存管银行和其他支付服务机构核对相关信息后,应当于当日(至迟次日)基于原路退还原则退还用户。
针对用户押金的比例问题,《办法》规定,汽车分时租赁的单份押金金额不得超过运营企业投入运营车辆平均单车成本价格的2%;互联网租赁自行车的单份押金金额不得超过运营企业投入运营车辆平均单车成本价格的10%。运营企业收取的用户预付资金总规模应当与其服务能力相匹配,严禁超出服务能力收取用户预付资金。
其中,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单个用户账号内的预付资金额度不得超过100元;而其他交通运输新业态单个用户账号内的预付资金额度不得超过8000元。
目前,这个《办法》还在征求意见当中。
一旦这个《办法》真的落地实行,共享汽车行业必将引来一场大轰动。
3月11日,滴滴共享汽车又携首批100辆大众Polo登陆陕西西安。滴滴共享汽车和其旗下共享单车一样,在投放各地区均实行免押金政策,即用户无需支付押金即可享用租车服务,同时在拥有驾照的前提下,从租车到还车,整个过程可仅通过手机随借随还。
滴滴也算是出行领域的一大巨头,如今也开始重推共享汽车业务,还“不收取押金”,你会开吗?